常見VOCs燃燒的爆炸下限和絕熱溫升
常見VOCs燃燒的爆炸下限和絕熱溫升
有機廢氣催化劑圖片
燃燒技術是當前處理VOCs的主流技術,包括催化燃燒、熱力燃燒、蓄熱催化燃燒、蓄熱熱力燃燒、濃縮-(催化)燃燒等。由於(yu) 燃燒技術的基本原理是VOCs在高溫下發生氧化反應,氧化反應其本質就是燃燒反應,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。VOCs燃燒過程的放熱量與(yu) VOCs種類和濃度有關(guan) 。此外,從(cong) **考慮,很有必要了解VOCs燃燒的**使用濃度。了解燃燒過程溫升和可燃氣體(ti) 爆炸下限,有利於(yu) 提高催化燃燒技術的**性。下麵通過常見VOCs,對這兩(liang) 方麵做簡單介紹。
一、 VOCs的爆炸(燃燒)下限
可燃氣體(ti) 在空氣中遇明火種爆炸的*低濃度,稱為(wei) 爆炸下限,也稱燃燒下限,簡稱為(wei) "LEL"(Lower Explosion Limited)。空氣中可燃氣體(ti) 濃度達到其爆炸下限值時,我們(men) 稱這個(ge) 場所可燃氣環境爆炸危險度為(wei) ****,即100%LEL。如果可燃氣體(ti) 含量隻達到其爆炸下限的百分之十,這個(ge) 場所此時的可燃氣環境爆炸危險度為(wei) 10%LEL。表1是常見VOCs在標準狀態下爆炸下限值。為(wei) 了確保VOCs燃燒處理過程**,VOCs廢氣的濃度必須控製在相應有機物的爆炸極限的25%以下。
為(wei) 什麽(me) 可燃氣體(ti) 濃度要控製25%LEL以下呢?首先可燃氣體(ti) 燃燒的爆炸下限濃度與(yu) 可燃氣體(ti) 的初始溫度有關(guan) ,圖1是溫度對正己烷爆炸下限濃度的影響(姚潔等,工業(ye) **與(yu) 環保,2012,38(2):48)當可燃氣體(ti) 初始溫度提高,爆炸下降濃度下降。當氣體(ti) 溫度達到600K(327 oC),爆炸下降濃度為(wei) 室溫的75%,可見提高溫度導致爆炸下限濃度的明顯下降。其二是時間工況中大多數是混合VOCs,混合VOCs也帶來爆炸下限濃度的不確定性。因此,實際工程中要控製在LEL濃度的25%內(nei) 。
二、VOCs燃燒過程的絕熱溫升
VOCs在燃燒過程是強放熱反應,由於(yu) 放熱使得氣體(ti) 溫度的升高。表2是VOCs 濃度1000mg/m3時完全燃燒的絕熱溫升。如采用催化燃燒技術處理VOCs,在設備和催化正常情況下,催化劑反應前後氣體(ti) 溫度的變化(溫升)反映了VOCs的濃度的變化。如1000mg/m3甲苯完全燃燒的絕熱溫升為(wei) 31.95oC,如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溫升達到320 oC,那麽(me) 甲苯濃度大約達到了10000 mg/m3,已經達到了甲苯的25%LEL值,此時已經非常不**了,要及時降低甲苯濃度。在活性炭濃縮-催化燃燒係統中,在活性炭脫附過程,可以通過催化劑床層的溫升,來檢測VOCs濃度的變化。很多可燃氣體(ti) 濃度報警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