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法律法規概述​

日期:2025-02-20 04:30
瀏覽次數:4733
摘要: 中國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法律法規概述 01 VOCs的定義 ☺“十三五”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: 指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,包括非甲烷烴類( 烷烴、 烯烴、 炔烴、 芳香烴等)、 含氧有機物( 醛、酮、 醇、 醚等)、 含氯有機物、 含氮有機物、 含硫有機物等, 是形成臭氧( O3) 和細顆粒物( PM2.5) 汙染的重要前體物 ☺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(ASTM): 任何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 ☺美國聯邦環保署(EPA): 除C...

中國揮發性有機物(VOCs法律法規概述

 

01  VOCs的定義(yi)

☺“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方案:

指參與(yu) 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,包括非甲烷烴類( 烷烴、 烯烴、 炔烴、 芳香烴等)、 含氧有機物( 醛、酮、 醇、 醚等)、 含氯有機物、 含氮有機物、 含硫有機物等, 是形成臭氧( O3 和細顆粒物( PM2.5 汙染的重要前體(ti) 物

美國材料與(yu) 試驗協會(hui) (ASTM):

任何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

美國聯邦環保署(EPA)

COCO2H2CO3、金屬碳化物、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,任何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

指沸點範圍在50260℃之間,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.32Pa,在常溫下以蒸氣形式存在於(yu) 空氣中的一類有機物。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化學結構可進一步分為(wei) 8類:烷類、芳烴類、烯類、鹵烴類、酯類、醛類、酮類和其他化合物

 

02  VOCs的分類

目前比較普遍的分類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規定分類,主要是根據沸點進行分類,其分類如下表所示:

沸點

名稱

VOCs舉(ju) 例與(yu) 沸點

沸點<50

高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WOCs

甲烷(-161℃)、甲醛(-21℃)、甲硫醇(6℃)、乙醛(20℃)、二氯甲烷(40℃)

50℃≤沸點<260

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

乙酸乙酯(77℃)、乙醇(78℃)、苯(80℃)、甲乙酮(80℃)、甲苯(110℃)、三氯乙烷(113)、二甲苯(140℃)、苧烯(178℃)、煙堿(247℃)

260℃≤沸點<400

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SVOCs

毒死蜱(290℃)、鄰苯二甲酸二丁酯(340℃)、鄰苯二甲酸二(2-以已基)酯(390℃)

400℃≤沸點

顆粒狀有機化合物(POMs

多氯聯苯(PCB)、苯並芘

 

 03  VOCs的危害

溫室效應

導致全球範圍內(nei) 的升溫

影響空氣質量

VOC在太陽光和熱的作用下能與(yu) 氧化氮反應並形成臭氧,臭氧導致空氣質量變差並是夏季煙霧的主要組分(VOC+NOX  O3

對人體(ti) 的影響

1、氣味和感官,包括感官刺激,使人感覺幹燥;

2、粘膜刺激和其它係統毒性導致的病態,如刺激眼粘膜、鼻粘膜、呼吸道和皮膚等;

3、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。

抑製**神經係統

VOC達到一定濃度時,會(hui) 引起**、惡心、嘔吐、乏力等症狀,嚴(yan) 重時甚至引發抽搐、昏迷、傷(shang) 害肝髒、腎髒、大腦和神經係統,造成記憶力減退等嚴(yan) 重後果。

 

 04  VOCs的工業(ye) 源排放特點 

行業(ye)

主要排放環節

主要排放組分

排放特點

現有處理技術

石油化工

生產(chan) 過程、燃料油和有機溶劑輸配及儲(chu) 存過程

苯係物、有機氯化物、氟裏昂係列、有機酮、胺、醇、醚、酯、酸和石油烴化合物等

濃度高、排放量大

燃燒方式或吸收、吸附、冷凝

煉油行業(ye)

煉油工藝

氯乙烷、三氯甲烷、硫化物等

濃度高,排放量大

催化燃燒

化學原料生產(chan)

各種有機物的生產(chan) 工藝

苯係物、有機氯化物、硫化物等

脫硫環節排放量大濃度高

吸附濃縮,催化燃燒等

製藥

化學反應、生物發酵、分離精製、溶劑回收、製劑加工等有機溶劑使用工藝

甲醇、丙酮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二氯甲烷、乙酸乙酯、三乙胺、二甲基甲酰胺、醋酸丁酯、正丙醇、乙醇、異丙醇、乙腈、環氧乙烷、甲醛等

濃度高,成分複雜,常含有酸性氣體(ti) 、普通有機物和惡臭氣體(ti)

熱力焚燒、催化燃燒

煉焦行業(ye)

機械化焦爐的裝煤、推焦、熄焦、脫硫等工序

苯、酚類、非甲烷總烴和苯並芘等

排放量適中、汙染濃度高

脫硫塔、洗氨塔和洗苯塔淨化後回收利用

合成纖維

溶劑紡絲(si) 和熔融紡絲(si) 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

二甲基甲酰胺、二甲基乙酰胺、乙醛、乙二醇、三甘醇和紡絲(si) 油劑等

濃度高,排放量大

活性炭吸附

電子製造

集成電路:光刻、顯影、平板顯示器;陣列、彩膜工序;印製電路板;貼膜、烘幹、印刷等

丙酮、丁酮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等

排放濃度低,零部件噴塗環節排放量較大

吸附濃縮—催化燃燒

汽車製造

中塗、麵塗和烘幹等工序

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等苯係物等

噴漆環節排放量,濃度高,風量大;烘幹環節濃度低,汙染物少

蓄熱燃燒

家具製造

麵漆噴塗和幹燥工序

甲苯、二甲苯、漆霧等

排放濃度高、濕度高,風量大,非穩態排放

水幕+活性炭吸收等離子體(ti) 處理

木材加工

製材、幹燥、製膠、人造板的熱壓、噴漆

甲醛、甲苯、二甲苯、漆霧等

排放濃度高,無組織排放

活性炭吸附

包裝印刷

潤版液、油墨、稀釋劑使用、烘幹

丙酮、丁酮、異丁酮、乙酸丁酯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等

風量適中、複合工藝排放量較大;濃度適中

活性炭吸附;催化燃燒

裝備製造業(ye)

噴塗、烘幹

二氯甲烷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等

風量適中,濃度適中

活性炭吸附;催化燃燒

漆包線行業(ye)

放線、退火、塗漆、烘培、冷卻、收線

乙苯、甲酚、二甲酚、苯酚、二甲苯、N-甲基吡咯烷酮、二甲基甲酰胺

塗漆階段排放量大,濃度高峰

催化燃燒

再生橡膠製造

粉碎、脫硫、成型

甲硫醇、二甲基硫、二硫化碳、二甲二硫等

濃度高、硫化物汙染嚴(yan) 重

物理吸附法、化學吸收燃燒法和生物處理法

自行車製造

噴漆烤漆

甲苯、二甲苯等

汙染物較為(wei) 單一,沸點低、易揮發

物理吸附法

塗料、油墨工業(ye)

攪拌

苯、甲苯、二甲苯乙苯、乙酸乙醋、乙酸丁醋、二氯甲烷等

排放多為(wei) 低和中高風量,中高濃度

吸附和催化燃燒

農(nong) 藥工業(ye)

混合、塗覆和分離

成分複雜,主要有甲醇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苯、乙苯等

排放多為(wei) 中高風量,低濃度

溶劑回收利用;催化燃燒

 


站長工具